星期五, 2月 08, 2008

有福氣的晚年

八十五歲的四姑媽住在鄉下的老式磚瓦三合院,她身體肥胖,一臉笑容,看到我時,要沉思一些時間,才能叫出我的名字。她的三個兒子成家在院側一街之隔的連棟洋樓。三個女兒嫁在三、五十公尺之遙,可以隨時回娘家探望。五年前四姑丈糖尿病過世時,四姑媽已痼疾纏身多年,由於不良於行且記憶力衰退,使得照料她成為子媳們的一大負擔。好在三個當家管的媳婦能分勞,使得她那似風中殘燭的身子才能得到良好的照料。但長期照料病人的辛苦,在媳婦間也有微辭,大媳婦以自己的身體欠安為由,主張應將四姑媽送到安養院,但最年輕的三媳婦則同意丈夫的看法,認為送到安養院無非將四姑媽送去等死,因為在安養院無法得到家人的親情,何況失憶狀況日益嚴重的四姑媽曾一再拒絶要搬離自己的老家。二媳婦的看法則與大媳婦較接近。二兒子與大兒子的看法則與老婆相近。三兒子夫婦堅持要請外勞在家看護,先打聽看護資訊,並聯絡上看護中介的負責人。得到的訊息是
看護的月費二萬壹仟元。如此,三兄弟每戶須月攤七千,為數雖不多,但大兒子年近六十又失業中,這筆開銷讓他的嘆氣增多了。二兒子及三兒子雖任公職,但僅工友職等,固定薪水要養四五口之家,已有捉襟見肘的窘況,每月要多付出七千元,擔子是加重了。所以,請外勞看護的想法一提出之後,大媳婦反對聲浪最大,三兒子見狀,就跟大嫂說:「請看護雖會加重各戶的負擔,但也可以減輕大家的照料,如果您不願意付,我扛下來就是。」把大嫂口中要說的話給堵住了。
外勞看護到家之後,三媳婦用心教她照料婆婆的方法,也教她溝通的技能,包括中文及台語,以及緊急連絡三個兒子的方式,此外,也配合對方的生活需求,像信回教不吃豬肉等,在生活上給予妥善的關懷,因而,經過一段磨合期,彼此相處融洽。這位看護是三兒子特地請中介精心挑選的,品德好且勤勞,半年下來,因吃住習慣,看護胖了三四公斤,四姑媽的病痛沒繼續惡化,有較多的時間坐在輪椅上,與大夥鬥嘴角,記憶力退化的現象有減緩的現象。由於她的記憶退化,所以不常見的親人的名字不易記住,甚至有三冠李戴的情形,搞得大家覺得非常有趣,就越喜歡與她對話。
外勞看護除了看顧四姑媽之外,也會幫忙三家媳婦做家事,如此,原先大媳婦計較的經濟負擔,就有合理的轉嫁。手頭雖更緊,但照料婆婆及家事負擔減輕,換算值得,所以怨言不見了。
四姑媽的晚年之所以有福氣,除了三兒子及媳婦特別孝順之外,就是她的部份失憶以及她的特質:不嘮叨、不挑剔別人的缺點。因不嘮叨,所以不惹人嫌,因不計較別人的缺點,所以能得到較多的寬容。
晚年要有福氣,從四姑媽的例子應可得到結論:一、兒女有特別孝順者;二、自己不要讓別人受氣太多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