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2月 26, 2014

阮光民劇本製作演講

阮光民認為編劇像是在圓謊。故事的來源是眼見、耳聽、鼻聞、舌舔、身觸、意覺,結語是「天下文章一大抄,舊公式隨機抽取為新招。」
至於如何隨時隨地將外在的訊息轉化成創意劇本,一般人恐怕不易完成的,那是要具備觀察力、聯想力、及感動力才行。以他的《幸福調味料》一劇為例,他可以讓糖罐及胡椒粉罐對話,後者羨慕前者能夠讓人笑,而前者則佩服後者能掩飾傷心的淚水,而寫出不久於人世的愛吃甜父親,以及掩飾傷悲掉淚而猛加胡椒粉的兒子。
他提出以下二種編劇方法:
  • 從一延伸法:
    他以手中的麥克風為例,各製件可以由不同的廠家生產,而組裝廠的老闆與各廠家的老闆間可以串成一個劇本。 
  • 碎鏡子立法:
    類似推理小說中,結局是各個破碎的部份所組成的。 
他主張故事大綱是前、中、後。

他以幽默的方式簡介他的劇本
  • 展昭娶親 
  • 東華春理髪廳 
  • 一樣的月光 
  • 幸福調味料
  • 刺客列傳
  • 天國餐廳
時間:2014/2/26 18:20~20:50
地點:中科大昌明樓4201室

星期五, 2月 21, 2014

試為金聖嘆《三十三則不亦快哉!》做快感分類

快感的追求》一書將人類的快感(pleasure)分成四類,不禁讓我想到金聖嘆的〈三十三則不亦快哉!〉,應是快感的描述,姑且按《快》中的類型做出如下的分類:

一、生理快感
  1. 夏七月,赤日停天,亦無風,亦無雲;前後庭赫然如洪爐,無一鳥敢來飛。汗出遍身,縱橫成渠。置飯於前,不可得吃。呼簟欲臥地上,則地濕如膏,蒼蠅又來緣頸附鼻,驅之不去。正莫可如何,忽然大黑車軸,疾澍澎湃之聲,如數百萬金鼓。簷溜浩於瀑布。身汗頓收,地燥如掃,蒼蠅盡去,飯便得吃。不亦快哉!
  2. 夏日於朱紅盤中,自拔快刀,切綠沉西瓜。不亦快哉! 
  3. 夏月科頭赤足,自持涼傘遮日,看壯夫唱吳歌,踏桔槔。水一時奔湧而上,譬如翻銀滾雪。不亦快哉! 
  4. 存得三四癩瘡於私處,時呼熱湯關門澡之。不亦快哉!
二、社會快感
  1. 夜來似聞某人素心,明日試往看之。入其門,窺其閨,見所謂某人,方據案面南看一文書。顧客入來,默然一揖。便拉袖命坐,曰:「君既來,可亦試看此書。「相與歡笑,日影盡去。既已自饑,徐問客曰:「君亦饑耶?」不亦快哉!
  2. 久客得歸,望見郭門,兩岸童婦,皆作故鄉之聲。不亦快哉! 
  3. 久欲覓別居與友人共住,而苦無善地。忽一人傳來云有屋不多,可十餘間,而門臨大河,嘉樹蔥然。便與此人共喫飯畢,試走看之,都未知屋如何。入門先見空地一片,大可六七畝許,異日瓜菜不足復慮。不亦快哉!  
  4. 街行見兩措大執爭一理,既皆目裂頸赤,如不戴天,而又高拱手,低曲腰,滿口仍用者也之乎等字。其語刺刺,勢將連年不休。忽有壯夫掉臂行來,振威從中一喝而解。不亦快哉! 
三、心理快感
  1. 篋中無意忽檢得故人手跡。不亦快哉!
  2. 久欲為比邱,苦不得公然喫肉。若許為比邱,又得公然喫肉,則夏月以熱湯快刀,淨割頭髮。不亦快哉! 
  3. 春夜與諸豪士快飲,至半醉,住本難住,進則難進。旁一解意童子,忽送大紙炮可十餘枚,便自起身出席,取火放之。硫磺之香,自鼻入腦,通身怡然。不亦快哉! 
  4. 空齋獨坐,正思夜來床頭鼠耗可惱,不知其戛戛者是損我何器,嗤嗤者是裂何書。中心回惑,其理莫措,忽見一狻貓,注目搖尾,似有所睹。斂聲屏息,少複待之,則疾趨如見,橄然一聲。而此物竟去矣。不亦快哉!
  5. 推紙窗放蜂出去,不亦快哉! 
  6. 還債畢,不亦快哉!
  7. 身非聖人,安能無過。夜來不覺私作一事,早起怦怦,實不自安。忽然想到佛家有布薩之法,不自覆藏,便成懺悔,因明對生熟眾客,快然自陳其失。不亦快哉! 
  8. 佳磁既損,必無完理。反覆多看,徒亂人意。因宣付廚人作雜器充用,永不更令到眼。不亦快哉! 
  9. 寒士來借銀,謂不可啟齒,於是唯唯亦說他事。我窺其苦意,拉向無人處,問所需多少。急趨入內,如數給與,然而問其必當速歸料理是事耶,為尚得少留共飲酒耶。不亦快哉! 
  10. 十年別友,抵暮忽至。開門一揖畢,不及問其船來陸來,並不及命其坐床坐榻,便自疾趨入內,卑辭叩內子:「君豈有斗酒如東坡婦乎?」內子欣然拔金簪相付。計之可作三日供也。不亦快哉! 
  11. 子弟背誦書爛熟,如瓶中瀉水。不亦快哉! 
  12. 飯後無事,入市閑行,見有小物,戲複買之,買亦已成矣,所差者甚少,而市兒苦爭,必不相饒,便掏袖下一件,其輕重與前直相上下者,擲而與之。市兒改笑容,拱手連稱不敢。不亦快哉! 
  13. 坐小船,遇利風,苦不得張帆,一快其心。忽逢艑舸,疾行如風。試伸挽鉤,聊復挽之。不意挽之便著,因取纜纜向其尾,口中高吟老杜「青惜峰巒,共知橘柚」之句;極大笑樂。不亦快哉! 
  14. 飯後無事,翻倒敝篋。則見新舊逋欠文契不下數十百通,其人或存或亡,總之無有還理。背人取火拉雜燒淨,仰看高天,蕭然無雲。不亦快哉! 
  15. 朝眠初覺,似聞家人嘆息之聲,言某人夜來已死。急呼而訊之,正是一城中第一絕有心計人。不亦快哉! 
  16. 作縣官,每日打鼓退堂時,不亦快哉! 
  17. 夏月早起,看人於松棚下,鋸大竹作筩用。不亦快哉! 
四、觀念快感
  1. 於書齋前,拔去垂絲海棠紫荊等樹,多種芭蕉一二十本。不亦快哉!
  2. 本不欲造屋,偶得閒錢,試造一屋。自此日為始,需木,需石,需瓦,需磚,需灰,需釘,無晨無夕,不來聒於兩耳。乃至羅雀掘鼠,無非為屋校計,而又都不得屋住,既已安之如命矣。忽然一日屋竟落成,刷牆掃地;糊窗掛畫。一切匠作出門畢去,同人乃來分榻列坐。不亦快哉! 
  3. 重陰匝月,如醉如病,朝眠不起。忽聞眾鳥畢作弄晴之聲,急引手搴帷,推窗視之,日光晶熒,林木如洗。不亦快哉! 
  4. 冬夜飲酒,轉復寒甚,推窗試看,雪大如手,已積三四寸矣。不亦快哉!  
  5. 看人作擘窠大書,不亦快哉! 
  6. 看人風箏斷,不亦快哉! 
  7. 看野燒,不亦快哉!  
  8. 讀《虯髯客傳》,不亦快哉! 
感想
為《三十三則不亦快哉!》做了上述的快感分類,的確獲得心理快感,之後閃過一個念頭,《論語》中有多少個敍述是與「快感」有關的呢?茲舉隅如下
一:《學而第一》開門見山就有三種快感:
  • 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」屬心理快感;
  • 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」屬社會快感;
  • 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屬觀念快感。
二、《雍也第六》子曰:「知之者,不如好之者;好之者,不如樂之者。」這好之者有上癮的情形,而樂之者則是一種心理上的快樂。

三、《先進第十一》的「莫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風乎舞雩,詠而歸。」的觀念快感,那是欣賞大自然之美的快感。
原來,《論語》也可如是觀,那麼,以快感的方式跟學生討論《論語》,情況會如何?學生會學得比較快樂嗎?對於這二個問題,若找到答案,會有快感嗎?

延伸瀏覽

燦爛千陽讀後感

故事大綱
在戰火頻乃的阿富汗,一位有三個妻子的富商,私通女僕生下女孩瑪黎安,富商為了面子,讓女僕與瑪黎安獨居窮鄉,每周定期探訪,父女感情深濃。1974年,富商允諾瑪黎安十五歲生日那天帶她看電影,但毀約。瑪黎安離家造訪生父遭拒,夜宿生父豪宅大門外,翌日被生父的僕人遣返,而生母卻因認為被女兒遺棄而自殺,瑪黎安遂由生父婚配給外地約四十歲的鰥夫拉席德,他唯一的兒子不久前才溺斃。
瑪黎安婚後多次流產未生一子一女,迭遭拉席德薄情施虐,瑪黎安未敢反抗。
1992年拉席德設局娶了鄰居十四歲的孤女萊拉,然她已與前往鄰國的瘸腿男友塔力格暗結珠胎。萊拉婚後生一女嬰,一直期望有兒子的席拉德情緒轉壞,常與萊拉口角,卻受到萊拉的反抗,這讓席拉德責怪瑪黎安帶壞萊拉,而笞打瑪黎安,但萊拉挺身相護。瑪黎安與女嬰相處相當投緣,緩解了瑪黎安與萊拉間因入嫁先後及生育有無等等尊卑對立衝突,竟能真心對話,一起期望能有不一樣的未來,就配合萊拉一同携小孩偷渡鄰國,但事敗被警方送返,兩人遭夫囚居,後釋放。1997年瑪黎安生一男孩,拉席德獨竉之。
拉席德因時局治亂不定,收入難養家,情緒變得更差,家更貧,只好將女兒送孤兒院。
2000年塔力格返國探視萊拉,拉席德得知,怒虐萊拉欲置其死,瑪黎安襲殺拉席德救萊拉一命,卻被判死刑。
萊拉與塔力格、兒女到鄰國生活一年多,後返國到孤兒院任師職,一償夙願。

感想
《燦爛千陽》是卡勒德‧胡賽尼繼《追風箏的孩子》的另一佳作,兩本小說的共通主題都用阿富汗的私生子女來舖陳。私生子女是人類律法規範的孩子,是一種非白即黑的道德圍籬所界定的生命,籬內與籬外無法享有相同的權力,悲劇於是產生。
《燦爛千陽》是私生女瑪黎安與另一個女人萊拉(婚前與男友暗結珠胎,這胎也是私生女)共一夫的故事,用第三人稱敍述。《追風箏的孩子》則是私生男哈山與同父異母的哥哥阿米爾的故事,由阿米爾以第一人稱陳述。這二本小說中的兩位私生子女的結局都以悲劇死亡終結。
就故事結構而言,《追》是比較精彩的,理由有以下三點:
  • 佈局中設計了數個不知情,像阿米爾不知父親是個偷竊者,不知哈山是兄弟。
  • 較鮮明的人性衝突,例如,卑賤者哈山為尊貴者阿米爾冒險解困,反之,尊貴者阿米爾見卑賤者哈山受困卻怯逃。
  • 內心的掙扎較多:阿米爾設局陷害哈山離去,之後經常內疚難忍。幾番掙扎,終於冒險受重偒救出姪兒而獲得心靈的救贖。
《燦》則呈現阿富汗女性在戰火、男人愛面子、父權至上環境下,面對無法掙脫的現實苦難,只有忍耐去度過,像瑪黎安母親的教誨:「只有一件事要學習,那就是:忍耐。」
有趣的是《燦》中有了女性對男性的反抗,這項反抗是用瑪黎安的一條命換拉席德的一條命,暗示阿富汗女性的命運是需要用生命來換。而《追》的反抗則是僕人阿里帶著哈山離開阿米爾家,哈山後來則死於塔力班的仗權濫殺。
這兩部小說都在描繪阿富汗的有關私生子女的悲慘世界,但結局則以人性的光輝面勝出,在不勝唏嚧中,可以獲得些許寬慰。

嘉言錄
  • 男人問罪的手指找到的永遠是女人,就像指南針的針永遠指向北方,永遠都是這樣。P9
  • 只有一件事要學習,那就是:忍耐。P20
  • 在不得不面對的各種痛苦之中,再也沒有比單純的等待更折磨人的了。P117
  • 把祕密告訴風,就別怪風對樹說。P157
  • 愛是具有殺傷力的錯誤,而與愛相隨的希望,則是潛藏危機的幻覺。P237
  • 如果沒有話可說,就少言少語。P205
  • 在赫拉特只要一伸腿,就會踢中一個詩人的屁股。P295
李靜宜譯,卡勒德.胡賽尼(Khaled Hosseini)原著,燦爛千陽(A Thousand Splendid Suns)
台北:木馬文化:2013

星期二, 2月 18, 2014

刺蝟的優雅二讀後感

故事大網
五十四歲的寡婦荷妮是法國一棟八個住戶的高級公寓門房,她外觀傭俗卻自學而能、把自己偽裝成不會去閱讀深度思想的作品之勞動人士;芭洛瑪則是該公寓一個住戶的十二歲天才國中女生,以批判的觀點看出生命的荒謬性,想在十三日的生日那天完成有思想深度的自殺。芭洛瑪不經意地發現發荷妮的特性具有刺蝟般的優雅,兩人成為好友。
一位退休的日本人住入這公寓改變了門房的生命態度,正當她體驗到生命中的華美之際,卻為救醉漢而身亡,這讓小女生有了醒悟而終止自殺的行為。

感想
小說的作者是一位哲學的女教師,在這小說中,她透過大量的哲學思辨、社會事件、人生百態、著作、名畫、影片來批評人類的思維,並設定較理想的情境,像是對美的追尋。只是有可能曲高和寡。最明顯的例子是小說開門見山就殺出「馬克斯完全改變了我的世界觀」,沒幾行字後就迸出「你應該讀《德意志意識型態》」,隨即加入「散播欲望者必遭迫害」。第一頁的這三項專有名詞,會讓沒讀過哲學相關知識的人望而生畏的,況且,我們無法從這三個破題專有名詞看到要貫穿的哲思及收尾,殊為可惜。另外,她藉荷妮的觀點來闡述美學,但卻以維梅爾的寫實作品馬首是瞻,顯得描述美學的層次極偏狹,因為許多抽象派的作品也非常令人贊賞的。
小說的電影是由小女生拿著用dv寫日記的方式來展現,導演確實知道視聽表現與文字表現上的差異,稱得上有創意。只是劇本中年齡相差四十二歲的二個角色能呈現的衝突點相當不足,加上退休的日本人小津在故事中是較後期才出現,他的角色也沒有讓愛情的衝突能賺人眼淚,僅讓婦荷以意外身亡來點醒有那麼強說愁的芭洛瑪,真的難以引起觀眾的共鳴。
不過,這本書有許多嘉言,卻是可喜的!

嘉言錄
  • 如果生命是荒謬的,那麼成功的一生不會比失敗的一生更有價值,只是日子過得比較舒適罷了。P42
  • 懂得做事的人做事,不懂得做事的人教書,不懂得教書的人教老師教書,不懂得教老師教書的人搞政治。P78
  • 希臘字Kairos大略的意思是「適當時機」。P84
  • 真正的壞人是一個極端否認自己身上所有好的人,以致於當他還活著時候,給人活像個屍體的感覺。P110
  • 就喝杯茶,或者是看小津安二的電影。P116
  • 重要的是現在,要建設一些事情,現在,不計一切代價,不計一切力量。P151
  • 她有著刺蝟的優雅,外表看來全身都是刺,防守嚴密,可是我直覺她的內在也跟刺蝟一樣細緻,刺蝟這個小動物喜歡偽裝成懶散的模樣,特別愛好孤獨,而且非常非常的優雅。P167
  • 寫文章的目的首先是要讓人閱讀,激起讀者的共鳴。P180
  • 小人物的談話內容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。她們喜歡講述故事而不是理論,喜歡小趣聞而不是發揮觀念,喜歡影像而不是思想。P188
  • 最崇高的理念都是架構在最粗俗的小事,美就是恰到好處。美學不過是恰到好處的啟蒙。P179
  • 心理分析和基督教一樣,只不過是喜歡探討永恆不斷的痛苦罷了。P191
  • 朋友只要有一個就夠了,但要交對朋友。P209
  • 面對某些藝術作品時,我們欣佩之心是第一眼就會油然而生,…美都是藉著精湛的技巧而表達出來的。…偉大的藝術傑作是一種美的模式,這模式能夠在我們心中產生永恆的恰到好處感。P232
  • 藝術來自於心對感官領域所擁有的雕塑能力,…它讓我們的情感擁有外形,讓情感可以被看到,並且將人類傑作共有的永恆印記在情感上。…圖畫的框框之內,都是從充滿著覬覦心的時間中脫逸而出的懸空時刻,而這時刻十分圓滿。P234
  • 吐露生活的一切並不等於是託付心機。P257
  • 我們無法歸類不能歸類之事,無法集合不能集合之事,無法組合不能組合之事,一張桌子永遠不會是《台夫特之景 Vue de Delft, 維梅爾的作品》P285
  • 我不能藉著懲罰我治不好的人來治療我自己。P329
  • 要治療我自己,就必須先治療別人,也就是治療「能被治療者」,治療一些可以拯救的人,不要因為不能拯救他人而哀傷。P329
  • 重要的不在於死,而是在死的時候我們正在做什麼。P360
陳春琴譯,妙莉葉.芭貝里(Muriel Barbery)原著,刺蝟的優雅。台北:商周出版:2008

蘿莉塔讀後感

故事大綱
韓伯特幼年喪母,十二歲時與同齡女子安娜貝兒初戀,並有過雲雨之歡,安娜貝兒四個月後病亡,他從此將像安娜貝兒那樣特質的十二歲少女稱小魔女,波折中尋尋覓覓。
他二十五歲為了慰藉身心娶維拉麗亞,四年後離婚,從法國移居美國工作及養病。三十七歲賃居寡婦夏綠蒂家,發現她12歲的女兒蘿莉塔就是小魔女的化身。
為能擁有對蘿莉塔的愛,他娶夏綠蒂,未逾二個月夏綠蒂意外身亡,他以繼父身份帶走在暑期營中的蘿莉塔旅行美國,途中對繼女下藥強暴,他讓蘿莉塔明白舉發二人不倫也會對她不利,同時提供物欲供揮霍,使蘿莉持續相伴一年多,才讓蘿返女子學校就學,但他怕蘿無意間洩露了他的罪行,強烈控管蘿莉塔的課後活動,蘿莉塔只好主動放棄課外活動《銷魂獵人》的演劇,輟學與韓伯特旅行去,途中雙雙染病,韓伯特在旅館養病,蘿莉塔住院被奎歐提接走,而未向韓伯特告別,但她發現奎歐提是性變態而離去。韓伯特找蘿莉塔三年卻沓無人跡,直到蘿莉塔來信要錢並告知她已婚。他去見她,確定她不會跟他走天涯,乃找上奎歐而槍殺之,負罪被押期間完成了告白,未判刑即死於獄中,蘿莉塔也隨後難產身亡,該告白才出版面世,取名《蘿莉塔》。

感想
這是一部有心理學依據的、精神病個案的、與性有關的、新聞偶而會發生的、違返大多數道德規範的情色小說,但有別於一般作品可能的淫穢,納博科夫(Vladimir Nabokov)利用巧合、伏筆、史實、回文(anagram,如將now變成won),隱喻、雙關語、名著及名畫中的角色、來暗示、舖陳及補強故事中很有衝突點的軸線,結局是韓伯特為了小魔女及其母親所造成的傷害做了救贖:槍殺了性變態者而入獄身亡。有趣的是韓伯特以欺騙手段從夏令營帶走小蘿去旅行一年,隔年的第二次旅行旅行中,他被小蘿騙了,小蘿失蹤而不再受到韓伯特的控制,最後找到一位純樸的愛人。
這部小說的書寫從楔子開始,就告訴讀者,那是一本獄中自白書,但書中的男女主角都已不在人間了,所以才出版,接著男主角出場,以第一人稱敍述他之愛上小蘿的始末,故舖陳的確精彩,其中夾雜許多的叨絮,似可當作讀者擴增各項知識的參考,缺乏耐心者,恐怕不容易看完,此外,以下幾點可能是該作品的瑕不掩瑜之處:
  • 韓伯特與賃居的房東夏綠蒂,十三年前就有過不倫戀,初見面竟沒有任何情感反應,卻在後文才略述,違反常理。
  • 夏綠蒂意外車禍身亡時遺落的三封信,目擊者交給韓伯特,警方卻不知情。
  • 蘿莉塔聽到韓伯特說「母親死了」,未見小蘿的情緒反應。
  • 韓伯特曾向法羅提到:「蘿莉塔是親生女兒」,若屬實,故事就不只是繼父的亂倫而是生父的亂倫,這似是作者刻意模糊真相的手法。
  • 韓伯特在帕弗莊園槍殺奎歐提七、八槍,園內尚有其他房客在,何以沒有任何反應。
嘉言錄
  • 「引人反感」通常只不過是「獨特非凡」的同義詞。P7
  • 偉大的藝術作品必定有其原創性,因此多多少少總會導致出人意表的震撼。P7
  • 我們的視覺記憶分為二種:一種是當你睜開雙眼時,在大腦的實驗室裡重塑的影像,另一種是只要閉著雙眼就能喚起的影像,暗藏在眼臉內側深處,那是摯愛面容的視覺複本,客觀且純粹,是天然色彩的小小幽魂。P14
  • 我內心那個藝術家比我內心的紳士略佔優勢。P86 
  • 沒有人能演出完美謀殺,然而,意外卻可以。P101 
  • 巧合伸出毛茸茸的長手臂,擺脫了一個無辜的女人,巧合會不會同樣不理會它孿生羔羊幹的好事,遞給小蘿一道過早的哀悼訊息。P125 
  • 我內心那個道德家,我內心那個兒童治療學者,我內心那個感官主義者,期待中的極樂勢必導致痛楚與恐懼。P149  
  • 慾望的表象總是個陰鬱幽暗的,會不會有某個敵對惡魔或神通廣大的神祇,從中破壞別人握在手中的勝利。P150 
  • 請揣摩我,如果你不揣摩我,我就不存在。P155
  • 更遠大的目標......就是一勞永逸地留住小魔女們的危險魔力。P160
  • 蘿莉塔身上揉合了單純與虛偽、嫵媚與粗野、憂鬱的怒氣與樂觀的嘻笑。P175 
  • 世上沒有哪一種幸福能夠與愛撫小魔女相媲美,那份幸福是無從比較的,它屬於吚一種層級,是另一種階段的感受。P199
  • 她那「噢,天哪!」的嘆息花招,像是幽默而無奈地向命運屈服,或者當命運的打擊宜的落在她身上,用低沉得近乎嘷叫的聲意發出長長的「不‧.....」P226
  • 「少量給予」和「巨大承諾」之間的空隙會填滿無限完美。P325
  • 我們慣常賦予我們的朋友某種穩定的類型,...我們也期待朋友遵循我們為他們設定的那個符合邏輯與習慣的模式。P326
  • 只要看一眼妳那親愛的蒼白臉龐,聽一聽妳那喧囂的年輕嗓音,我訧會為滿腔柔情而陷入顛狂。P343
  • 他讓我心碎,而你只是讓我入生破碎。P344
  • 凡人的道德良知是種稅負,吾人須向塵世的美感支付。P349
  • 一部作品的源起與發展過程,仰賴靈感的交互作用與組合。P382
  • 唯有當作品能夠賦予我那種我不妨坦率地稱為「美學喜悅」的感受時,我才能承認它是小說,而所謂的「美學喜悅」是一種存在感,讓人得以與其他以藝術為基準的存在狀態相互聯繫。P386
  • 每位認真嚴肅的作家心目中,總有一本自己的書會是他穩定的心靈慰藉。P387
陳錦慧譯,弗拉基米爾.納博科夫(Vladimir Nabokov)原著,蘿莉塔(Lolita)。台北:三采,2011。

相關網站

星期三, 2月 12, 2014

星期日, 2月 09, 2014

自由落體

從離地38.72公里處的熱氣球往下跳,精彩鏡頭讓人心跳狂飆。

星期一, 2月 03, 2014

一滴水的生命循環

從一滴水的循環結合立體書,創造出有意義的動畫。

</ 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