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意間瞄到詹宏志的《同步查證時代》最後一段文字,指出現代由於網路可以同步查證,所以老師的授課內容已毫無意義,原因是老師在台上講的,學生可以在台下同步搜證出雷同的內容十個以上。所以衍生出學生需要的是「內容之前」與「內容之後」。
內容之前是指有意義的題目,即如何把知識的困惑一步一步變成「可管理的題目」,處理題目的能力決定後來學生的「搜尋」是否有價值。內容之後是「判斷能力」,即在眾多的訊息中,判斷訊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,並從中找到有意義的線索,進一步尋求有意義的答案。
這的確是一針見血的論述,亦即,老師不能只提供知識,最重要的是能啟迪新的問題,並引導出解決問題的答案。
《壹週刋》2009年9月3日 432期,P.127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