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7月 26, 2009

嫌疑犯X的獻身讀後感

故事大網
一位邏輯能力極強的高中數學老師,設局自首為鄰女的殺夫脫罪,其巧思卻被昔日的同窗識破,鄰女反自首以報恩,寫出一件震撼人心之「互為主體」的雙重結構故事。

嘉言錄
  • 在聽從命令的同時,產生個人意見是正常反應。(P.86)
  • 再怎麼優秀的教授,說出來的話也不見得永遠正確。(P.100)
  • 不管多厲害的天才,照樣都會犯錯。(P.220)
  • 人一旦嚐過奢華的滋味,就很難再降低水準。(P.224)
  • 只要合乎邏輯,就算再怎麼殘酷的事他也做得出來。(P.234)
  • 所謂考察,就是思考之後仔細省察所得到的結論。如果只因為實驗得到預其的結果就感到慶幸,那純粹只是感想,更何況,本來就不可能完全如你所預期,我希望你能從實驗中自己去發現一些道理。(P.252)
  • 自以為是永遠是大敵,因為本可看到東西也會視而不見。(P.257)
  • 世上沒有無用的齒輪,也只有齒輸本身能決定自己的用途。(P.262)
  • 凡人想以複雜的手法掩飾某事件時,往往因為複雜而自掘墳墓。(P.265)
  • 女人這種生物,本來就很難保守秘密。(P.287)
  • 自己想出解答,和判斷別人說的解答是否正確,何者比較簡單,這是個著名的難題。(P.299)
  • 那是扭轉命運的門鈴聲。(P.342)
  • 馬奎斯在《百年孤寂》裡所說的,人類從一開始意識到世界,就意圖要賦予世間萬物各種意義。(PP.353-354)
  • 原來我們一直被誤導的一件殺人案,其實是兩件,兩人都是貨真價實的嫌疑犯,但其中一個嫌疑犯是為了另一個嫌疑犯而獻身,而到了最後,這個其實已經被脫罪的嫌疑犯〈靖子〉為了石神又投案,等於是向石神的恩情再「獻身」。而這,則又是東野圭吾在《嫌疑犯X的獻身》中所設計的另一個「互為主體」的雙重結構。(P.355)
劉子倩譯,東野圭吾原著,嫌疑犯X的獻身,台北:獨步文化,2005。